纵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风暴,融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卫星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必然战略选择。
多年来,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广泛应用提出了迫切需求和广阔空间。以“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理念为引领,交通运输信息化在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运行效率,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梦想照进现实
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到电磁信号,信息载体的演变不断推动着人类信息活动的发展。相传造字圣人仓颉有双瞳四目,相传世界上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些神奇的传说表达了先民们对精准获取信息和快速传递信息的憧憬和向往。
拥有观察四方的眼睛只是古代人类的梦想。穿越时空,如今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构建了覆盖全行业的高速信息网络,实现了对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长大隧道、高风险水域、公路客货运输枢纽、港口等基础设施动态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传说中“观六路,听八方”的梦想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交通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行业专网的架构已基本形成,实现了41个省厅级单位、90多个大中型港口以及190个政务信息报送单位的全面互联;高速公路专用光纤通信网络已超7万公里,已有21个省市实现了省内联网,长江航运光纤通信网达到2000多公里;与国际接轨的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交通运输VSAT安全应急宽带通信系统、沿海和沿江水上无线电通信系统也逐一建成。“天地一体”的交通运输行业通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规模,成为支撑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公路领域,目前已有多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国省干线交通量观测站总量已达23000余个,布设密度不断攀升;公路运行采集自动化、实时化程度逐年提高,大大提升了公路网运行监控能力,公路安全通行和状态监测得到充分保障。
在水路领域,我国水路监测体系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已初步构建主要港口和航路VTS,重点水域CCTV,重点船舶AIS(GPS)监视监控、卫星遥感遥测与常规海巡艇巡航互为补充的现代水上安全监管系统框架,已经建成200余座雷达站,230余座AIS基站,覆盖了我国沿海和内河干线水域,实现了300总吨以上船舶交通行为的动态跟踪和监管,中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中国籍船舶的全球范围内识别和跟踪;同时,“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干线和京杭大运河逐步开展,满足国际公约的电子海图已覆盖全国主要沿海港口和航道,船舶导航、防撞避碰、航标测控等应用不断深入,为通航管理、航行服务及应急指挥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信息化技术让我们拥有了真正的“千里眼、顺风耳”,以此为基础,交通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也取得了重点突破,公路、水路与综合业务数据信息迅速积聚。
在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示范和推广工程的推动下,全国已有近85%的省(区、市)建设了行业数据中心,各类数据库群建设凸显成效,行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不断深入,统计数据电子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部省两级信息资源综合分析应用逐步开展,以交通数据资源为支撑的行业运行分析与决策已具成效。交通信息资源建设正向多元整合、体系应用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已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形成了经营业户、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的道路运输基础数据库;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实现了30个省市“两客一危”车辆信息的动态监控与共享交互;信息技术在站场管理、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燃料消耗量检测监督、国际道路运输等领域也都实现了广泛应用,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
港航与海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蓬勃发展,建立了全国港口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深化和拓展了船舶管理、船员管理、航海保障、应急管理等信息系统在业务管理中的应用,部分省市在推进内河航运综合管理信息化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全行业覆盖、上下联通的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绝大部分省份已建立起与部级平台互联互通的省级平台,公路建设市场监管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
科技助力行业发展。以实现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形成部、省、研、学、企联动为目的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开通,有效整合了行业公益性、基础性、增值性科技信息资源,对改变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封闭状况,提高交通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永恒目标。交通运输信息化不仅支撑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的便捷出行和物流的高效运转提供着重要保障。
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务公开,交通运输行业政务门户网站群全面建成并取得突出成绩。部网站连续三年在国家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位列三甲,部分省厅政务网站也在当地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部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开通率达95%,各省网上办理开通率均创新高。政策解读、出行参考、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等服务类栏目加快建设。交通运输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宣传行业发展、聆听百姓呼声的重要窗口。
经过多年建设,已有28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19个省市建成开通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实现了跨省市联网不停车收费,ETC专用车道已突破2400条,用户数量突破150万,在方便群众出行、提升公路通行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ETC已经成为展现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能力的亮丽名片。
依托行业信息资源,交通运输部与多个省份均建立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借助呼叫中心、广播电台、出行网站及短信平台等多样化手段,实现了对社会公众行前、行中、行后的信息服务,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年来我们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难忘时刻,为保障这些大型国际活动的交通服务,大量先进的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技术在公交、出租、轨道交通以及综合客运枢纽等领域广泛应用,建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在大型活动举行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交通的发展,也为未来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的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流信息化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满足物流业运输需求为着眼点,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了交通电子口岸的发展,设立了4个地方分中心和16个港航EDI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口岸物流信息共享能力,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与世界的接轨;与此同时,部分省市陆续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一方面提高了物流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输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物流服务质量,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政策引领、标准先行。政策与标准的制定与出台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回顾发展历程,在交通运输信息化规划的统领下,交通运输部在电子政务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编制了交通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并在业务系统开发、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化、交通通信导航等领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其中公路、港口、航道等13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的颁布实施为规范行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有效支撑。《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标准成为物流和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提出并制定的国际标准。日臻完善的政策环境和标准体系成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为“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向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新阶段。
让未来更加辉煌
在国家信息化“覆盖全局、带动发展、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未来五年,信息化不仅将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也将成为交通运输运行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
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要求把信息化作为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交通运输部在颁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内河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部省两级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核心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100%建成;
——以重大应用工程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行业业务协同、科学决策和信息服务能力,显著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营造适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保障;
展望未来五年,交通运输信息化将在保障畅通运行方面取得显著实效,在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安全应急、服务决策支持方面全面提升,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而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与保障。
明确目标,梦想再度起航,“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已经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建设、分步实施、分级建设、分类指导、加强管理”的实施策略,大力推进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信用、决策分析等四项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和“城市客运”三个领域的示范试点,继续深化各业务领域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应用,完善信息化发展条件,全面实现规划目标,用信息化助力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重要驱动力量。信息技术将与交通运输管理及服务实现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它将成为增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澎湃动能,现代交通运输业也将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以崭新的面貌跨入更为辉煌的时代!